《百年孤独》片段节选
那时,乌尔苏拉正忙着她的糖果小动物生意,精巧的糖果在她手中变成形态各异的小鹦鹉、小兔子,鲜艳而诱人,吸引着每一个路过的孩子。然而,生意的兴隆也让她疲于奔命,照顾孩子的时间变得捉襟见肘。就在这时,比希塔西翁和他的弟弟走进了马孔多。比希塔西翁是一个瓜拉西印第安女人,她和她的弟弟为了逃避部落中肆虐多年的失眠症,踏上了漫长的逃亡之旅。那是一个夜晚,比希塔西翁睡在和她们同一屋的床铺上,忽然被一种时断时续的奇怪响声惊醒。她透过黑暗的角落,看见丽贝卡坐在摇椅上,吮着手指,眼睛在黑暗中放射出猫眼般的幽光。比希塔西翁本能地认出,那双眼睛中隐含着威胁 —— 那是失眠症的象征,一种无形的疫病,正潜伏在他们的身边。几个星期后,失眠症如同无声的风暴,席卷了整个马孔多。最开始,失眠带来的兴奋让人们感到无比欣喜:夜晚的时间似乎延长了,人们可以尽情地做他们想做的事,读书、交谈、工作,甚至是梦境之外的狂欢。然而,这种亢奋很快被恐慌取代,因为失眠的后果是不可逆转的遗忘。人们开始遗失简单的记忆,忘记家人的面容,忘却言语的意义,甚至忘记了事物的名称和用途。面对这一切,奥雷里亚诺提出了一个奇特而有效的办法:为每一样物品贴上标签,注明物品名称、功能和使用方法。于是,墙上挂满了写着 “门”“椅子”“水壶” 等字样的标签,屋子里的每个物件都被清楚地标识出来。
这段关于失眠症的描写是《百年孤独》中魔幻现实主义的典型象征,它隐喻着记忆和历史的消逝。在现实生活中,记忆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,是构建个体和集体认同的基石。当人们失去记忆,就如同马孔多的居民一样,会连最简单的生活技能、最亲近的关系都会崩溃。如今,在现代生活节奏越来越快、信息过载的时代,人们面临着各种诱惑和干扰,很容易忽视对重要记忆与文化的守护。比如,随着科技的发展,许多人依赖电子设备来记录生活和存储信息,却忽略了对亲身经历的深刻感受和记忆的主动留存。同时,一些传统文化和习俗也在逐渐被人们遗忘,就像马孔多居民忘记了事物的名称和用途一样。这段文字警示我们,要重视记忆和文化传承,否则就会陷入遗忘的深渊,失去自我和历史。
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